老蔣的座機長衣複恩,說大實話惹大禍
老蔣的座機長衣複恩,說大實話惹大禍
這段話出自衣複恩先生《我的回憶》的“自序”。國民黨的政權被趕到臺灣後,對諸多敗軍之將而言,這話所言是常識,但在公開場合說出來,需要勇氣,而由蔣介石的專機機長說出來,就更有一番味道了。衣複恩因為說實話(包括但不限於這幾句)惹出大禍,身陷圇圄三年之久。
衣複恩祖籍山東萊陽,生長在濟南。他出生在一個基督教家庭,從祖父、祖母那一輩開始,家族成員就是虔誠的教徒。其父衣振青曾留學美國,先後就讀於耶魯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回國後任山東齊魯大學教授。衣複恩在兄弟中行二,其長兄畢業於清華大學,是孫立人將軍的師弟,長期擔任孫立人的秘書,他的一位弟弟畢業于西南聯大。衣複恩在北京潞河中學高中畢業後,已經考入了燕京大學。後又參加中央航校的招生考試,被錄取。他不顧父親的反對,1932年南下杭州筧橋,投身於航空報國。
這是個天生的飛行員,他技術高超,膽大而心理素質很好,當然,命運之神也眷顧他。在抗戰初期的空戰中,中國的空軍精英如高志航等飛行員幾乎犧牲殆盡,他幸運地活下來了。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戰,衣複恩與戰友駕駛9架中國戰機,奉命轟炸上海虹口四川北路的日軍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幾乎全部命中目標。1939年11月, 他任空軍九大隊副隊長,率9架蘇制SB-2戰機,與敵機在昆侖關上空大戰,擊落數架敵機,受到蔣介石嘉獎。日本襲擊珍珠港後,中美正式成為盟國,衣複恩被選派到美國學習深造。1942年10月,衣複恩駕著一架C47從美國起飛,飛越大西洋,然後從歐洲飛到南亞次大陸,在向北順駝峰航線,耗時99小時,回到了成都。這架C47被命名為“大西洋號”,做了老蔣的座機,他也成為蔣介石的座機長。但他這個“御用飛行員”並非專職,沒有專機飛行任務時,仍然要帶隊參加與日軍作戰。他在回憶錄中說:
“1943年至1952年,我受命擔任總統座機長。這十年,正是蔣總統生命中,大喜大悲、巨變轉折的時刻; 也是中國近代史中最波瀾壯闊卻又斑斑創傷的十載。
1945年抗日勝利還都,我駕駛的飛機中,坐著英武雄姿的蔣委員長;三年後黯然下野,我的飛機載著淒然苦澀的蔣總統;1949年,我的飛機載著容顏黯淡的蔣總統來到了臺灣。
烽煙十年,風雲十年,我的飛機做了一個大時代的歷史見證。”
作為御用飛行員,衣複恩自然受到蔣氏父子的高度信任,老蔣對他恩寵有加。他和蔣經國、蔣緯國交情更深,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情如兄弟”,他的夫人和蔣經國的夫人蔣方良是最好的閨蜜,蔣經國女兒蔣孝章認他夫婦做乾爹乾媽。1953年後,還不到40歲的他晉升為中將,任空軍副總參謀長,照這個勢頭下去,升上將,當空軍司令,是看得見的前程。
1966年7月,衣複恩被“軍法處”拘捕,指控他在負責桃園機場一項空軍重大專案時“圖利他人”——用現在的話來說,即利益輸送、權錢交易。他認為這是誣陷,根本不認罪。於是被關了1066天,辦案方花了許多人力和財力查來查去,沒查到任何實質性問題。最終糊裡糊塗結案,根本沒有進入公訴階段,就讓他回家了。
在他失去自由的三年裡,他終於能靜下心來讀書。他回憶說:
“在裡面最大的收穫就是看書。我平均每天看書逾十二個小時,許多以前想讀而未讀的書,竟成了我最貼心的夥伴。我看的書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中國古典文學,從中國的四書、五經,以至於秦漢各家,直到明清的著作。我驚奇地發現,中國人的政權一直是建立 在冤獄上。中國的歷史有千萬個冤魂,他們的淚水,一路濡濕著數千年的歷史。
在所有冤獄者中,我最喜歡的是蘇東坡,不僅因為他的浪漫樂天,曠達任性,正義感加上幽默感,而且因為他面對無法洗刷、無處辯解的誣告之後,逐漸昇華出灑脫的情懷,以及他「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堅持。”
他與蔣氏一家有那樣親密的關係,最後怎麼落得那般下場?根本的原因還是他得罪了蔣家。據他後來自己分析,大概有兩個原因。
一是為人耿直,說話沒把門,對看不慣的事情喜歡直言。比如他常在公開場合批評國民黨因腐敗導致喪失了大陸。更讓蔣氏父子難以忍受的是他質疑“反攻大陸”的可行性。因為衣複恩在美國受訓過,英語很好,又做過幾年“駐美大使館”的武官,與美國軍界、政界不少高層人士有私交。“緣自政府播遷來台後,老蔣總統始終以反攻大陸為念,並以反攻大陸為國策重點。故經常遊說美國人,希望瞭解我國反攻大陸的必要性,並堅請美方給予支援。” 當時美國大使館的重要人物林克斯(Robert Linquist)和衣複恩是老朋友,他向衣複恩問詢“反攻大陸”的事,衣複恩實言相告,說“反攻大陸不太可能”。這事肯定瞞不過蔣氏父子,不支持甚至質疑“反攻大陸”,還向“友邦”重要人物說實話,在當時的臺灣,犯了最大的政治忌諱。
二是無意捲入了最高層的政治鬥爭。衣複恩在做國軍“空軍副總參謀長”的時候,負責“黑貓中隊”項目——即派U2高空偵察機飛往大陸偵查、拍攝,所拍攝到的資料只能讓三人掌握,衣複恩之外,就是蔣氏父子,連“國防部長”、“空軍司令”也不得與聞。當時的“副總統”陳誠,是老蔣一手培養的親信,卻是蔣經國接班最大的障礙。在老蔣的心中,兒子當然比親信重要得多。陳誠資歷老,在軍中威望高。他有一次提出要看U2偵察機拍攝到的大陸資料,衣複恩覺得對方是“副總統”,又是自己的老長官,於是沒多想,就將一摞圖片送到陳誠的府邸讓辭公過目。這事自然又瞞不過蔣氏父子,在蔣氏父子看來,這是衣複恩在忠誠上出了問題,想上陳誠的船。——好在陳誠1965年就死了,否則真不知道蔣氏父子如何處置陳誠。
於是,從經濟問題入手,高層派人將衣複恩查了個底朝天。
從“軍法處”的拘留所裡出來後,衣複恩大約明白“天子無私誼”的道理了吧。雖然沒有定罪,但肯定不能在軍隊裡繼續服務了。而這時他那位西南聯大畢業的弟弟英年早逝,留下了所創辦的亞洲化學公司,其弟的兒子尚在美國念博士,於是衣複恩只得把弟弟的事業接了過來,自任董事長。這位在行伍三十多年的高級軍官,轉行商界居然幹得有聲有色,成績不俗。他對亞洲化學公司進行大幅度的調整,聘請了多位在空軍的舊部做高管。兩岸關係解凍,開始經貿往來後,衣複恩成為最早一批到廣東投資設廠的台商。他拿出公司的利潤,承辦了“立青(其母親的名字)文教基金會”,資助文化教育事業。在大陸,這個基金會做了不少善事,包括上世紀90年代在山東平度一個衣姓宗親聚集的村莊捐資興辦希望小學。
多年後,蔣經國的孫女蔣友梅對衣複恩夫婦說了句:“我們蔣家對不起你。”此時,衣複恩已是雲淡風輕,早就原諒了蔣氏父子。他是個典型的山東漢子,忠義是他的性格底色,君可以對不起臣,臣卻不能怨懟君,這類傳統的儒家倫理對他影響甚深。也可以說,他的價值觀是齊魯大地滋養的儒家倫理和西方傳來的基督教文化比較和諧完美地結合而成。
2005年4月,衣複恩在臺北病逝,壽終九十歲。他的一生,雖然有過多次大難,但最終能化險為夷。以中國傳統社會的標準來衡量,當得起福祿壽三全。
留言
張貼留言